第34节


    “爹?”
    傅忠被傅友德的举动吓了一跳,而傅友德在看到来人后,却是摇了摇头:
    “果真是上了年纪,居然被人走到这么近的地方才能察觉到。”
    明代以虚岁作数,因此眼下的傅友德已经年满七十岁。
    或许是被圈禁府中太久,他能很清楚的感受到自己身体情况在不断下降。
    长此以往下去,恐怕他也没有几年好时光了。
    想到此处,傅友德便转身去了后院。
    倒是傅忠没有跟随他离去,而是转头看了一眼倒座房内的朱高煦。
    他毕竟是驸马,怎么可能不知道朱元璋训斥冯胜,冯胜又开放藏书给朱高煦阅览的事情呢?
    他清楚了朱元璋的意图,并且也相信自家父亲明白对方的意图,只是自家父亲的脾气……
    “唉……”
    傅忠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保全自己一家人,最后只能从傅友德身上下手。
    他转身跟上了傅友德,二人一前一后来到了侧院的演武场。
    这里摆放着诸多练习武艺的兵器,是见证了颖国公府第二、第三代子弟成长的地方。
    傅友德并不仅仅只有一双儿女,而是子嗣繁多。
    除了长子傅忠外,他还有四个儿子。
    次子傅正,此刻正在云南担任普定屯田卫指挥使,领扬威将军衔。
    三子傅茂,眼下在云南任都指挥使。
    四子傅敬,同样在云南,任大理卫指挥佥事。
    五子傅让,眼下任南京金吾后卫镇抚,不过从去年开始就已经被圈禁其府中,与父亲傅友德已经一年未见。
    除了这些二代子弟,许多三代子弟也在朝中任职,起步不是百户便是千户。
    可以说,朱元璋对傅家子弟还算不错,只是这样的不错截止到晋王朱棡的那封信为止。
    “老了……”
    傅友德脱了披风,穿着中衣站上演武场,下意识的将自己用来练武的五十斤铁枪给拎了起来。
    只是这一伸手,他便感受到了时间的厉害。
    曾经举重若轻的长枪,如今变得有些脱离他掌控,这代表他的力量下降的不是一点半点。
    “爹,换一杆轻的吧。”
    傅忠看着自家父亲在一套拦截扎刺后有些气喘,因而不忍心的劝阻道。
    只是他的话让傅友德生起了气,他转头呵斥道:“别妨碍你老子!”
    说罢,他执拗的继续挥舞铁枪,但这五十斤的沉重铁枪十分消耗体力。
    只是一字(五分钟)时间过去,傅友德便汗如雨下,杵着长枪气喘吁吁,不由的佝偻了脊背。
    瞧着他的这副模样,傅忠心疼的上前递出准备好的粗布,傅友德接过擦了擦汗,随后单手拎着铁枪插回原来的位置。
    在那个位置的左右还有两把铁枪,一杆是重量一百斤,长一丈六的大铁枪,另一杆枪则是仅有一丈二的三十斤铁枪。
    除了这三杆枪,旁边还有粗长的百斤大剑和百斤长柄大刀。
    不过,这些兵器都是练武时为了打熬力气使用的,正常上战场使用的长枪则是在另一排。
    在这一排中,诸多长枪都是木杆铁头,长度在一丈七尺至一丈三尺,重量则是在四斤到十二斤不等。
    诸如傅忠这样的二代子弟,勉强可以用上五六斤的长枪上阵,而十二斤的长枪则是傅友德壮年时期使用的兵器。
    随着年纪增长,他的长枪重量也在不断降低,从十二斤到十斤,再到八斤。
    即便如此,他依旧还是洪武十五年以前那个勇冠三军的颖国公。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