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穿越大唐


    夜色如墨,悄然降临在大秦岭的群山之上。
    山峦的轮廓在月光的映照下,变得柔和而神秘,仿佛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静谧而深邃。
    袁欣悦站在的庭院中,抬头仰望着那片被夜色笼罩的山脉,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惆怅。
    耳边又响起了母亲的唠叨:“你啊!
    不要整天抱着生锈的铜镜瞎琢磨,真以为自己是鉴宝专家。
    它要是宝贝,你外爷一家在公社吃大锅饭。
    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早就用这铜镜换粮食了,也不至于三天两头的挨饿。”
    其实母亲说的也不无道理,八十年代初,外爷曾亲自带着这面铜镜去北京找专家鉴宝,最后也是毫无收获。
    直到母亲出嫁时,父亲来到了外爷家,觉得这面镜子实在奇特,并不是什么普通的铜镜。
    父亲常说:“你看着铜镜背面的莲花虽然陈旧,但雕刻的技术,以及镜把上的鎏金刻字工艺,到很像是唐朝时期的物件,唐朝的都就是长安,所以铜镜有可能就是那个时期流传下来的。
    当代手工人根本无法具备的当时技术,其次那镜子背面有一道裂纹,一看就是被狠狠地砸到了地上,像是有人刻意为之。
    但这不是重点,重要的是镜面缺毫无破损,除了锈迹斑斑,出青绿色,手把,镜框的露出的土金色,依然亮的光。
    人照镜子时可以隐约地看见镜子里模糊影子。
    仿品根本无法做到如此逼真的历史感。”
    作为历史学父亲的说服力显然还是很有用的。
    就这样这面铜镜就被父亲带到了家里,成为了袁家书房里的一件宝镜。
    秦岭的夜,总是带着一种独特的宁静与庄严。
    山间的风轻轻拂过,带着松柏的清香和泥土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远处,山林中传来几声夜鸟的低鸣,更添了几分幽静。
    袁欣悦轻轻叹了口气,转身走进书房。
    书房古朴而宁静,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古籍,每一本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
    袁欣悦走到书桌前,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那本摊开的《大唐秘史录》上。
    书页间夹着一枚干枯的梅花瓣,那是她从院中老梅树上摘下的,带着一丝淡淡的幽香。
    “大唐的夜,不知是否也这般宁静?”
    她轻声自语,心中不禁又泛起一丝倦意,这倦意却如潮水般涌来,让她的眼皮愈沉重。
    她伸了个懒腰,趴在桌子上就这么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不久,她的呼吸变得均匀而深沉,睡意如夜色般将她温柔包裹。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