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文坛论战沈墨书


    江南的春雨淅淅沥沥,如丝如缕地笼罩着金陵城。
    细密的雨帘将秦淮河染成朦胧的黛青色,画舫在水面缓缓划过,惊起涟漪层层。
    秦淮河畔的&0t;听雨轩&0t;茶楼内,檀香混着茶香氤氲缭绕,雕花木窗上的雨痕蜿蜒成画,顺着窗棂缓缓流淌。
    沈墨书一袭月白长衫,手持狼毫笔,在宣纸上勾勒着山水轮廓,笔尖悬停时,墨滴坠入砚台,惊起圈圈涟漪,恰似他此刻不平静的心绪。
    三日前,暗阁操控的文人在《金陵日报》上刊檄文,抨击墨家机关术为&0t;奇技淫巧&0t;,更污蔑灵泉绘画是&0t;以妖术惑众&0t;,字字句句直指他的立身之本。
    &0t;沈先生,那帮酸儒又在闹事了!
    &0t;小掌柜匆匆跑来,衣角还沾着泥浆,丝凌乱地贴在额前,显然是冒雨狂奔而来,&0t;醉仙楼前的告示栏贴满了批判文章,连街头的说书人都开始编排您的不是!
    城西的说书摊子上,把您说得跟妖魔鬼怪似的!
    &0t;沈墨书搁下毛笔,望向窗外被雨雾笼罩的夫子庙,那里本该是文人墨客谈诗论画的圣地,如今却成了攻讦他的战场。
    腰间的桃花香囊轻轻晃动,姜暖绣的并蒂莲在水汽中晕染开,让他想起她临别时的叮嘱:&0t;暗阁擅长煽动舆论,这场笔战怕是来者不善。
    &0t;
    踏入醉仙楼,厅内已是剑拔弩张。
    雕梁画栋间挤满了文人墨客,江南文坛宿老周鸿儒正抚着雪白长须,站在高台之上,对着满堂文人高声道:&0t;墨之一道,贵在气韵生动,讲究的是心随笔运,神与物游!
    沈墨书以机关术入画,与市井杂耍何异?更有甚者,他竟用灵泉作画,分明是借妖邪之力亵渎圣贤!
    此风若长,我等文人风骨何在?&0t;众人纷纷附和,茶盏碰撞声与议论声交织成刺耳的杂音。
    有人拍案而起,痛斥灵泉绘画是歪门邪道;有人摇头叹息,感慨世风日下;更有人阴阳怪气地嘲讽沈墨书是投机取巧之辈。
    沈墨书缓步登上高台,衣袂带起一阵清风,案上宣纸无风自动,仿佛在呼应他内心的波澜。
    他的目光平静而坚定,扫视过台下群情激奋的众人,朗声道:&0t;周老先生可知,灵泉为何物?&0t;说着,他展开一卷《山河图》残片,修长的手指轻轻注入灵力,残片上的山川顿时云雾缭绕,河流开始缓缓流动,就连山间的树木也随风摇曳,&0t;此乃天地灵气所化,可滋养万物。
    我以灵泉入画,不仅能让画作长存,更能记录世间真相——就像这幅图中暗藏的暗阁据点,正是揭露他们阴谋的铁证。
    &0t;台下顿时哗然,有人嗤笑,认为这不过是幻术;有人窃窃私语,眼神中带着疑惑;也有人若有所思,似乎被他的话触动。
    周鸿儒冷哼一声,不屑道:&0t;不过是障眼法罢了!
    依老夫看,沈墨书勾结妖邪,意图颠覆文坛正道!
    我等文人,当以圣贤之道为准则,岂容这些旁门左道混淆视听!
    &0t;他的话再次点燃了众人的情绪,一时间,声讨声此起彼伏。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飞进数枚墨钉,精准钉在立柱之上,木屑四溅。
    沈墨书眼神一凛,手腕翻转,狼毫笔瞬间化作金色光刃,斩断暗阁刺客射来的淬毒银针。
    银针坠地,在青砖上腐蚀出一个个小坑,冒出缕缕白烟。
    原来论战早被暗阁渗透,那些偏激的文人言论,不过是为刺杀行动造势。
    混乱中,沈墨书注意到二楼雅间闪过一道黑袍人影,那人手中的青铜面具与画舫中暗阁左使的如出一辙,面具缝隙间还渗出诡异的黑色黏液。
    为扭转舆论,沈墨书决定举办一场&0t;灵泉画展&0t;。
    他将墨家机关术与绘画艺术深度融合,在展厅内布置了&0t;四季流转&0t;机关装置——观众踏入展厅,脚下的青砖便会亮起灵泉符文,随着步伐移动,墙壁上的画作从春桃夏荷,自动变幻为秋枫冬雪。
    每一幅画都栩栩如生,春天的桃花仿佛能闻到花香,夏天的荷叶上甚至还滚动着露珠,秋天的枫叶随风飘落,冬天的雪花轻轻飞舞。
    最震撼的当属《苍生图》,这幅巨作占据了整个墙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