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失望的乡亲们


    腊月十九,这日子仿佛被上天特意眷顾,连续十来天的阴霾终于被一缕难得的冬日暖阳驱散,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温柔地洒满大地。
    早上八点整,随着一阵阵喜庆的鞭炮声,新居的乔迁仪式正式拉开了序幕。
    陈兴林左手提着装满大米的塑料桶,右手拿着香烛,率先跨进大门:“求祖宗保佑人财两旺!”
    进门后他放下米桶,点燃香烛,将其恭敬地插在堂屋的神龛上,三叩九拜,虔诚地祈求祖宗保佑香火绵延、世代兴旺。
    等陈兴林拜完后,马慧手里拿着一根正在燃烧着的长长的木柴,是从老屋旧灶里点燃拿过来的,进门时同样是念念有词:“求祖宗保佑家里的日子红红火火!”
    然后直奔厨房,把木柴放进灶台里,象征延续家族烟火,日子红火。
    陈渝则是提着陈兴林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一杆老式秤,冬梅手里拿着一根竹子,两人手牵着手同时迈进大门,同时念道:“称心如意!”
    、“节节高升!”
    然后是陈馨左手里捧着她爷爷特意为她提前从寺庙里请回来的文昌塔,右手拿着一支毛笔和一方砚台,跨进大门时,声音清脆地念道:“文星高照、金榜题名!”
    小丫头念完后,噗呲一声笑了出来,把门外前来观礼的陈永才、陈兴凡、李承国等几家人都逗笑了,顿时打破了略显庄重的氛围。
    然后是永才二爷领头,带着陈兴凡、李承国两家人,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红包,说着吉祥话依次进门。
    等大家都进屋坐定后,马慧热情地招呼道:“你们坐一会,我去做点汤圆吃。”
    赵静闻言,立刻站了起来:“大嫂,我来帮忙烧火。”
    马慧笑着答应道:“好呀,你负责烧火,我和冬梅搓汤圆。”
    说完,三人就到厨房准备早餐去了。
    陈于海的老婆董洁也跟着进了厨房帮忙。
    坐在八仙桌主位的二爷陈永才捧着茶杯,望着院里的桂花树,感慨道:“没想到,三十年后,老屋的四合院又回来了。
    虽然不再是以前那个样子了,但不管怎么样,这也算是祖业没有毁在我们手里。”
    说完,他似乎有些不确定,又转头问陈渝:“陈渝,我说得对吧?”
    陈渝肯定地回答道:“是的,二爷爷,咱们祖宗的基业不但在,而且更好了!”
    陈兴林说道:“以后呀,咱们家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听了他的话,陈永才这才心满意足地啜了一口茶。
    陈于海几兄弟参观完新居后,也忍不住感叹道:“还是带院子的房子巴适,以后有钱了我也修一个带院子的房子。”
    陈兴凡瞥了他一眼,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打击道:“你大白天的做啥梦呢,脚踏实地给老子好好干,否则老子打断你的脚。”
    陈于海乐呵呵地看了自家老汉一眼,也不搭话。
    李承国接着话茬,笑着说道:“二哥,你可别小看了他们,我看村里这展架势,过不了几年家家户户都能住上小洋房。”
    “但愿吧,等到了那天,大家就等着享福了。”
    说到这个,陈兴凡也满怀期待地说道。
    说话的功夫,冬梅和董洁已经端着热腾腾的汤圆走了过来,她们笑着招呼道:“二爷爷、爸、二叔,表叔,吃汤圆啰!
    ”
    只见那雪白的汤圆,一个个圆滚滚的在碗里冒着腾腾热气,再配上自家酿制的醪糟和红糖熬制的糖水,吃进嘴里甜在心里,让人忍不住连声称赞。
    不过这东西不易消化,上了年纪的人或肠胃功能差的人只能浅尝辄止。
    吃完汤圆后,陈兴林提议道:“今天难得有太阳,我们到外面坐着晒晒太阳暖和暖和,一会客人来了也好招呼。”
    陈永林点头赞同:“对头,不能窝在屋子里,免得失了礼数。”
    说完,他带头向屋外走去。
    于是,陈渝带着陈于海、李中平等几兄弟,有的抬桌子、有的搬凳子、有的泡茶,一大家人都坐在四合院门口旁边,喝茶聊天,享受着这难得的温馨时光。
    今天四合院外面的坝子上,摆满了二十张八仙桌,每张桌子都擦得锃亮,用来招待即将到来的客人。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