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秦始皇摸电线赢麻了呀


    秘书小刘没来,嚷嚷着要减肥,打饭的时候苏白刻意扫了一圈,老周不知道啥时候又穿上了食堂员工的衣服,正戴着口罩在不远处擦桌子呢。
    对于这种神出鬼没的神奇能力,苏白早就见怪不怪了。
    正吃着饭呢,拿着筷子的冯军话题一转。
    “说实话,我没想到您会这样做。”
    大米待遇的普及,看起来是多赢局面。
    民众们腰包鼓起来了,经济被盘活了,资本家的工厂又开始了轰鸣。
    但在冯军眼里,大米市却是吃亏的。
    原来市面上的工资三四千,大米市的员工月薪上万,有对比有差距,员工干活也卖力。
    原来资本都把百姓当冤大头宰,现在和大米市一样搞起了薄利多销。
    对于冯军来说,员工干活不会拼命了,大米市的竞争者多了,压力也就大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苏白把自家的独家秘方公布了出去,便宜的是别人,吃亏的是自己。
    这一次,苏白没有解释,也不想解释。
    眼界不同,格局不同,想法自然不一样。
    冯军还在用资本家的角度看问题,只想着自己吃饱就行,哪管外面的死活。
    他却没想过,雪崩来临的时候,每一个人都逃不过。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苏白的眼光和格局,这就叫差距。
    而且,苏白这样做,他真的就亏了吗?
    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
    【大米待遇】。
    梁季昌的那篇文章里,为什么要把大米市的高薪高福利,称作大米待遇。
    因为这和当初日化行业的大米标准一样,是一种标准。
    都说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专利,三流的企业做产品。
    没有错,苏白,通过自己老师的一篇文章,又一次成为了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现在,全龙国的每一个人,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享受着大米待遇带来的好处。
    以至于,很多公司在招人的时候,在薪酬一栏,都会刻意标注上大米待遇四个字。
    可以说,这四个字,也许将深深印刻进一代人的记忆里。
    因为大米待遇的出现,标志着牛马时代的结束。
    而作为大米待遇的提出者,苏白,他是那种会做赔本买卖的人?
    正当苏白埋头吃饭的时候,他兜里的电话响了。
    是大米科技的市场部负责人。
    苏白曾经说过,他在宜城期间,特殊事项,可以直接通过邮件交接。
    重大工作,可以直接电话联系。
    能够直接给苏白打电话的,自然是大事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