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对高丽的战前准备经济制裁(第2页)


    侯君集作为攻打高丽的主帅,涉及到高丽的事务,自然也跟着参与过来。
    现在的他可谓是春风得意,原本因为高昌国的事情被贬低,现在又成了攻打高丽的主帅,而且还是太子党的核心秘密成员,可谓是前途无量。
    听到太子开口,侯君集立即赞同道:“是应该对高丽进行制裁了。”
    经济制裁这个词比较新鲜,但顾名思义,都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李世民点点头:“太子说说你的想法。”
    李承乾道:“高丽虽有一些特产,我大唐地大物博,并非是离了高丽货物不可。”
    “先是断绝高丽所有互市,设置关卡,拒绝从高丽进购任何商品。”
    “同时禁止大唐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进入高丽地区。”
    “没有了我大唐的货物,高丽内部的商业经济,必然受到重创。”
    这番话说完,众人纷纷点头。
    大唐的商品对于周边各国来说,都非常紧俏,然而大唐朝廷,在这其中并没有太多利益,况且仅仅禁止高丽一国,对大唐也不会有任何损失。
    李承乾继续道:“除此之外,还要驱逐大唐境内,所有的高丽商人,禁止任何高丽商人入境。”
    “若我大唐商人,敢私自与高丽进行交易者,不仅没收其家产,并且要处以重罚。”
    “另派出使者,通知周边各国,同样执行,断绝高丽与外界通商的所有渠道,使高丽一国,形成商业孤岛。”
    “如此便可使得渊盖苏文在高丽内部的统治地位,受到质疑,使得如今高丽国内,形成反对渊盖苏文的风潮。”
    经济制裁在王朝时代很少生,这跟商品经济有很大关系,唐朝之前,世界商品经济凋零,唯有汉朝的丝绸之路开始有所影响。
    一直到隋朝隋文帝动万国来朝后,世界商品经济这才开始兴盛起来。
    到了现在大唐时期,世界商品经济已经形成规模,许多国家都依靠商业展维持国内财政。
    比如粟特人在大唐边上的九个国家,国内财政几乎八成都依赖于大唐的商品经济展。
    经济制裁这样的手段,也只有大唐才能动,只是这个时期,大唐对经济制裁这样的手段,并没有过深的意识。
    李世民点点头,对于太子的提议,并没有反对。
    “好,就按照太子所言,对高丽国进行经济制裁。”
    对于李世民来说,这就是几道诏书的事情,如果能对高丽进行打击,也能更加方便之后征伐高丽的军事行动。
    房玄龄提议道:“陛下,动对高丽的经济制裁,如若效果显著,高丽必然狗急跳墙。”
    “应加强高丽边关的守备,一是能提高对高丽的压力,二是能防止高丽趁机挑衅。”
    房玄龄虽然现在是站在魏王那边,但是他跟魏王不一样,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很有分寸的。
    自然不会说去特意针对太子的提议。
    况且在房玄龄看来,太子提议的经济制裁,确实很有可能削弱高丽的军事实力。
    如果高丽失去了大唐这个庞大的市场,其内财政受到损失,军事开支这块也会受到影响。
    而且经济制裁使高丽国内经济水平陷入困境的话,民众生活水平下降,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这将使得高丽难以集中全部精力进行战争准备,为大唐攻打高丽,争取到更多的优势。
    褚遂良说道:“陛下,高丽有意联合百济,攻占新罗,可警告百济,立即停止跟高丽的任何往来。”
    “同时传诏,命其整备兵力,配合我大唐行动,威压高丽。”
    唐朝初年,契丹完成了“大贺氏联盟”
    的组建,实力有所增强,但仍然不是其旁边东突厥的对手。
    大贺氏联盟的领大贺摩会看到唐朝在李世民的统治下开启了贞观盛世,认为李世民是可以依靠的君主,于是与突厥决裂,全族归附李世民。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