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名义上的家人变成真正的家人(第3页)
国家大事,在戎在祀。
“南衙有妖书案。”
朱翊钧说起了南衙妖书,就是那本托名海瑞所写的《劾张居正疏》,这股风力舆论南衙缇帅正在四处抄家,来践行皇帝的承诺,言先生之过者斩。
朱翊钧询问道:“先生还有交待的吗?”
“没有。”
张居正再次摇头,皇帝的处置是表明继续新政的决心,要用杀人树旗,死人是必然的,枪打出头鸟,自古如此。
如果张居正在朝,他一定把所有的事儿,都扣在生员吴仕期的头上,把这件事息事宁人的处置,但是陛下有陛下的处置方法,张居正真的不打算干涉。
朱翊钧无奈至极,真给张居正过起了退休生活,实在是让皇帝有点气急败坏,他继续问道:“海运漕粮今岁增加到三百万石,运河漕运从四个月,变成了一个月,先生有要交待的地方吗?”
“没…这个有!”
张居正下意识的拒绝,才想起这个还真的有需要说的地方。
“陛下,臣现了一个好玩的事儿。”
张居正撸起了袖子,走进了文昌阁内,而后拿出了若干物品,放在了桌上。
张居正先拿出了一个雕刻的老鹰,一个巴掌大小,而后拿起了一根带托盘的棍,放在了桌子上,将老鹰放在了棍上,神奇的一幕出现了,这个巴掌大的老鹰,仅仅只有一个鹰喙支撑就稳稳当当的平衡了起来。
朱翊钧知道这是什么,在后世一种名为平衡鹰的玩具。
之所以这只老鹰能够在木棍之上稳稳的悬浮,是因为整只鸟实际的重心,就在嘴尖的部分。
“这是百艺手中的奇淫巧技,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万物之中有不存在的一个点,是物体的重心,只需要找到这个重心,就可以让万物没有外力干扰的前提下,获得平衡。”
张居正说起重心的概念,一个不存在的但是切实存在的点,就是重心。
“朕明白。”
朱翊钧让张宏捡来一根木棍,他试了几次,找到了重心,木棍稳稳的停在了手上,风一吹,木棍却掉了,张居正说的很清楚,没有外力干扰,显然风是一种外力。
张居正取出了一个很好玩的物品,这东西很常见,前两年朱翊镠很喜欢玩,就是不倒翁。
“为了防止海运漕粮的漕船沉没,我们用上了漕粮箱,颗粒货物都可以用漕粮箱装货,经久耐用。”
张居正说起了之前他搞出来的漕粮箱,继续说道:“陛下,漕船通常都会有压舱石,重心下移,利于船的稳定。”
张居正拿出了一个船只的模型,扔在了水里,轻轻拨弄桅杆,船只就开始摇晃,他又拿起了两个长条铁棍,放进来船舱之中,再次拨弄桅杆,船只摇晃的幅度变小。
“将重心下移,可以有效的让船舶不至于颠簸倾覆。”
张居正已经通过实践演示了压舱石的重要性,而后他拿出了一个新的模型,这个模型,底部部分为铁料,上部为木材,是拼接而成。
“这条全木的船,和这条半钢半木的船,在重量上是相同的,但是他们在水里的稳定性,完全不同。”
张居正详解的介绍了钢木拼接船只和木船的设计差别,并且都放在了水里,开始演示他们的稳定性。
“底部增加铅块节省空间的同时,能够增加稳定性。”
张居正提出了新的稳定海运漕船的设计。
铅底压舱设计。
“万物体积相同时,重量各有不同,以水为标准,相同体积下,铅比水重了114倍,而石头的比重普遍在28到3之间。”
张居正说起了他最近在干的事儿,确定比重。
就是以水为参照物,相同体积下,万物的重量和水的重量的比例,之所以以水为比例,则完全是因为海运,皇叔朱载堉现,物品的浮力主要跟排水量有关。
所有的研究都在格物院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着,张居正相信,皇家格物院将会成为大明这片土地上,最为闪耀的一颗星辰。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