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老农民就靠地活着,为了增加收成,这几年其他村的村民也都开始种菜,他们秦家村没有了优势,反而成了市场冲击最厉害的一拨。
    听说县里的菜站都快要被取消了,这样下去,菜农还有什么出路?如今好了,村子里有了养鸡场,再有一个养猪场,还有不少人去了夏阳食品厂当工人。
    秦树森真是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等一顿饭吃完,事情也谈妥了,村长把林初夏、苏文松送出了门,还特意嘱咐秦江,顺道多送送林初夏和苏厂长。
    秦江应了村长一声,对林初夏和苏文松笑得无可奈何。
    村长这算盘珠子打的这么响,任谁心里不清楚。
    不过这几码事儿下来,大家伙也都知道,秦村长虽说有点小心思,也真是为大家伙着想,谁也不会计较,反而觉得这位老村长可爱可亲。
    “养鸡场的鸡大概多长时间能出栏?”
    村长家就住在村边,从这里能看到秦家村的养鸡场。
    “按照夏阳食品厂的要求,大概70~80天能出,现在厂里这1000只已经半大了,再有40天左右就差不多了,已经联系再进1000只,放在另一个鸡舍养殖。”
    这会儿人们生活的标准就是吃饱吃好,并不讲究什么散养野生,秦家村的养鸡场,包括林初夏自己的养鸡场养的都是纯种大肉鸡。
    调料包少了两包这种鸡出栏快,肉质鲜嫩,很受现在的市场欢迎。
    相比之下,家里散养的土鸡反而没什么人爱要。
    林初夏要求所有的养鸡场都是粮食加草料喂养,出栏时间并不短,70~80天已经不错了。
    她记得后来有了鸡饲料和激素的参与,这种大肉鸡都是在40~50天出栏,时间几乎缩短了一半。
    只是这种鸡肉并不健康,林初夏做了一辈子的食品生意,最痛恨科技和狠活的参与。
    所以她建自己的养鸡场,扶持秦家村的养鸡场和养猪场,就是想在源头保证食品质量。
    林初夏点了点头,这段时间他们食品厂的订单业务增加,秦家村这1000只鸡还有自己养鸡场的鸡正好顶上劲。
    “差不多该打预防针了吧?这个千万别忘了,”
    她又提醒了一句。
    “这几天已经联系好了,村长直接找乡领导申请的,乡防疫站和兽医站会过来人给鸡打疫苗。”
    “到底是公家的产业,就是有这便利。”
    林初夏调侃,秦江也跟着笑了起来。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