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太史遗6(第2页)


    “君侯怕是没有打开此诏书看过,诏书上姓名之处,乃是空缺。”
    换句话说,曹操的诏书只给了一半,谁拿到诏书,写了谁的姓名,谁就是扬州刺史。
    太史慈拿到诏书的时候,并非不清楚这本就是曹操他们所行的离间之计,只是他也有自己的私心,也有自己的考量,甚至他也曾想过要在此诏书上写好太史享的姓名。
    若孙权靠不住,至少还能为自己的儿子挣下一份前程。
    如今想来,郭嘉此人的确善攻人心。
    孙权也没想到这份诏书居然是空着姓名的,当初汉室使臣带着诏书到海昏的时候,的确有此等消息传出,甚至在丹杨、宛城等地传得沸沸扬扬。
    连周瑜和赵云都为此特地上书,言明清理了城中流言。
    如今想来倒是幸得周瑜和赵云谨慎,早早将流言之势扼住。
    否则,真让流言传播开来,只怕曹操就可用这一封诏书二桃杀三士,不仅引孙家和太史慈李信,更会引得扬州和荆州、交州三州之间生乱。
    孙权当机立断,在诏书上挥笔泼墨,轻轻吹干后,带着太史慈面对营中诸将,将诏书展开给众将查看。
    太史慈惊得跪倒在地,那诏书的空白之处,如今赫然写的就是“太史慈”
    三个字,“君侯……君侯不可啊!”
    “有何不可?”
    ,孙权将太史慈轻轻扶起,面色坦然,并无半分不悦,“孤知子明,子明可知孤?”
    太史慈眼含热泪得看着孙权,士为知己者死,“臣曾发誓追随吴侯,如今臣起誓,必誓死追随主公,肝脑涂地,不惜性命!”
    一句主公,一句臣,从此之后太史慈不再只是汉臣,更是孙家之臣,孙权之臣!
    孙权握着太史慈的手,对着众将宣布道,“有天子诏书和印信为凭,如今子义就是名正言顺的扬州刺史,谁敢再有二话,便是不遵天子之令,我孙家将举全家之力,讨伐汉贼!”
    此言一出,全营将军都欢呼起来,喊声震天动地,“讨伐汉贼,讨伐汉贼,讨伐汉贼,讨伐汉贼!”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