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军户们的曙光(第2页)


    百户所只剩下不到二十个人。
    壮丁也伤亡了百余人。
    杨凡和王总旗和张总旗商量换地的事。
    不管怎么说河对岸那片荒地比这边好得多,至少没有石头,那边河岸高,洪水上不去。
    “这是一种水车的图纸,可以利用水流动的力量把水提高到五丈的高度,这样那边的地就能都变成水浇地”
    杨帆把兰州大水车的图纸拿了出来。
    “大人,这真是好东西啊”
    张总旗和王总旗激动不已。
    这几年虽然旱,但滦河一直有水,只要能把水提上去,那边的荒地就能开出来,那边可不盐碱,也没有遍地的石头。
    “那边的荒地开出开来至少够两千户耕种,可以招募一些流民转入军户户籍。
    这件事就交给二位了。”
    “大人放心,我等必不辱使命,挑选强壮的良家子弟补充进来。”
    “除了种地,还我要办一个牧场,那边不适合种植的地方用来饲养牲畜,这次获得的耕牛、驮马,两千匹战马我看了一下都没有阉割,可以留下来做种,后续在买一些好牲畜进来,繁育培养,以后咱们就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外购马匹牲畜了。”
    “太好了,大人,咱们百户所以后就算是日子过起来了。”
    王总旗兴奋的说道。
    虽然牧场牲畜都是大人个人的,但把牧场放在这里不仅能解决一部分就业,以后种地总不会缺耕牛了吧。
    这个时候,粮食产量低也和耕牛少有直接关系。
    现在拉犁的都是百姓自己。
    田野间很少看到耕牛。
    百姓不知道养头牛就可以种更多的地吗。
    当然知道,但是百姓养牛要花费不少钱,种地时还要喂豆饼,不然牛会累坏的。
    花钱还在其次,关键是养了牛,花了钱,自己还用不上几次。
    每到耕地时,乡绅家的家丁打手,卫所军官就把牛借走给他们自己的地用。
    农户哪敢不借,否则挨顿毒打都是轻的,自己只好用人拉犁耕地,还要自己买豆饼去借走牛的人家喂牛,借牛的不是自己家的牲畜不爱惜,不仅不给吃好的,还死命的打,榨出一份力是一份力。
    如果不去喂的。
    人家用完了,牛也就废了。
    士绅老爷们用完了,卫所军官用完了,就轮到四乡的泼皮无赖,这些人农户也惹不起。
    等都用完了,农时也过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