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奶酪与指北针


    在路上,“羽绒服”
    漏风跑毛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张洪等人,好在最外面的兽皮大衣还是挺厚实的,让“羽绒服”
    多少也挥了一些作用。
    张洪在惊讶之余,更多的是高兴,族人们能够从生活中出,现一些连他都不知道或者疏漏的事情,并且能进行改进,这比捕猎到一大群猎物都要让他开心。
    不过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制作羊毛毡,质量不能保证之外,效率还很低。
    只能让他们没事的时候来做一些了。
    这些毛毡回头会用在制作帐篷上,甚至大衣的内存里面。
    羊毛的使用,张洪不是没有想过,但后世的思维,更倾向于让他对羊毛进行更精细的加工,比如制成羊毛衫这样的成品,忽略了这些原材料本身,只要稍微处理就能派上用场。
    这件事让他有了警醒,毕竟自己不是全能的人,总会有一些疏漏。
    一年之计在于春。
    除夕夜的爆竹声犹在耳边,族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但张洪已经开始筹划今年的建设目标。
    这些天来,张洪将冬季出行行程中,记录在日记上的一些想法拿出来,反复回想和翻阅,真让他找出来不少能够改进的地方。
    先是大家都同意了在开春春耕后,从部落往东、西道路两个方向上修建几座“驿站”
    ,用来充当各部落之间互相沟通时,临时休憩的地点:
    明年的计划中,打算在东西两线各自修建个驿站,并且改造沿途个部落的生活区,让他们从山洞中搬出来,习惯住在有围墙和栅栏保护的建筑内。
    当然帮助他们改造并不是无偿的,他们先得根据熊部落的要求准备建房的材料和物资,然后还要找一块地方来建造,最后还给熊部落一些物资,比如兽皮或者粟米、麻等原材料,或者以“劳务输出”
    的方式,用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熊部落的建筑材料、技术等。
    事实上,帮助这些部落从山洞里搬到平地上,也是张洪特别想推进的一个想法——每次去他们的山洞,不仅昏暗,而且味道极其难闻。
    山洞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在部落的生产能力越来越高的时候,原本为部落提供庇护的地方,也逐渐成为了限制展的枷锁。
    张洪设计的砖窑,预计在春耕之后就能破土动工,到时候烧制出来的砖瓦,就可以随着贸易的线路,运输到各个部落中。
    张洪不是没想过,把这些最基础的产业放到各个部落里,但现实还是有不少的问题,比如原材料提供的问题、运输的问题,现阶段,还是放在熊部落来生产最符合实际,各种成本也最低。
    当然,除了修驿站,还有就是旅程途中保暖的问题。
    冬日保暖是个很重要很严肃的事情,在这次长途行动中,张洪亲身体验,鹅绒做成的羽绒背心,放在两层兽皮的夹层里,保暖效果是真的很好,要比两层皮衣穿起来还要保暖;
    这就需要部落有更多的鹅。
    去年现一群大雁的落脚点,今年也可以利用起来,再抓上一些进行养殖。
    从春天开始养,在夏季的时候可以收集它们身上褪下来的绒毛,等到秋天还会再长。
    在羽绒服外面,如果再套上一件由麻布和兽皮混合缝制成的大衣,那几乎就感觉不到寒风的侵袭。
    不过也不是完全无懈可击,寒风还是会顺着衣服上的缝隙往身体里面钻,尤其是双手,即便有手套的保护,还是经常被冻的冰冷,失去灵活性,只能放在双腿中间焐热。
    最新版的手套也就根据族人们的反馈给设计并制作出来了:双层麻布夹着鸭绒作为内衬,外面再包裹着裁剪很薄的鹿皮,让整个手套变得很是保暖,而且不像之前的那种透风且沉重。
    部落各种刀具也越来越丰富,对各种动物的毛皮利用也越来越好,比如这种手套上的鹿皮,以现在熊部落的技术,就被族人们削成了两层。
    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需要加强保暖,就是爬犁上,这次部落制作的爬犁,算是很宽敞了,就是有点透风,哪怕垫了厚厚的草垫也有寒风嗖嗖地从屁股往上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